首页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 > 动态 > 解码大公互联网金融评级理论体系

解码大公互联网金融评级理论体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5月26日11:33分类:动态

核心提示:大公互联网金融评级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规律和风险形成特征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包括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架构思想和互联网金融评级思想,两者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评级基础设施和评级方法标准。

大公互联网金融四位一体的风控体系架构思想和双向参与、两类评级的评级思想是对互联网金融本质和风险形成特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大公互联网金融评级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规律和风险形成特征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包括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架构思想和互联网金融评级思想,两者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评级基础设施和评级方法标准。

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架构思想

为了防控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大公集团董事长关建中提出了“债务人信息披露、债权人监督、专业机构评级和黑名单制度”的“四位一体”风险控制思想体系。

第一,债务人需要向债权人公开信息。债务人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举债,资金供需双方没有真实的接触,债权人通过债务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为了控制信用风险,保证信用关系的稳固,债务人必须保证其披露信息具备真实、全面、专业、规范和及时的特征。

第二,债务人必须接受债权大众的公开监管。互联网金融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债权人大众在获取信息的手段、渠道和动机方面构成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群众基础”,通过对债权人大众提供的非标准化、零碎、不同维度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才能真正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债务人进行充分风险揭示的目的。

第三,必须引入公正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天然具有为债务人揭示信用风险的功能,通过引入市场公信力高的评级机构,运用专业化的互联网金融评级技术向债权人提供债务人信用风险的警示信息,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配合政府的宏观监管体系,是保护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必须建立黑名单制度。政府部门很难对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信用风险和欺诈行为进行持续的监管,只有引入市场机构,将实施偏离信息中介性质、非法集资、虚假担保等行为的平台纳入黑名单,并且据此对其以后的经济行为进行必要惩戒,才能有效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评级思想

互联网金融特性是确定其评级理念的基石。互联网的公开性、大众性、效率性赋予其金融形态的显著特征是效率,建立效率与效果统一的互联网评级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双向参与、两类评级,即大众和大公共同对债务人的市场准入和偿债能力进行评级,具体内涵包括4个方面。

第一,大众评分。大众指债权人大众,作为债权人,大众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会更有动机寻找债务人的风险点,监督债权人经营管理情况,阻止债权人有损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发生。广大债权人大众的参与会在社会上形成规模效应,推动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达到全社会共同监督债务人的局面。

第二,大公评级。民族评级机构的责任意识驱使大公关注并研究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大公自己研发的评级思想理论体系是对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形成规律的客观认识,能够承担起国家互联网金融评级的责任。

第三,市场准入评级。与传统信用评级的受评主体相比,互联网金融受评主体更多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其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及行为信息相对缺少规范和连续性,虚假信息会造成偿债能力评级结果不可靠,同时互联网债权人更青睐诚实守信的债务人,需要债务人对其信息进行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公开,让大众投资者进行筛选,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债务人的融资行为,起到了市场准入监管作用。

第四,偿债能力评级。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是债权人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债务人信用风险因素以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专业化分析,能够帮助债权人更好的揭示债务人信用风险,减少投资损失的概率。

“双向参与,两类评级”思想架构内部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大众评分是大公评级的基础,大公评级是大众评分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该理念符合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揭示的要求,为互联网金融评级方法的构建和改进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为解决行业内交易双方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了崭新的思路。

以科学体系指导实践

“四位一体”的风控思想和“双向参与,两类评级”的评级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

它在信息披露上实现了平台信息、债项信息、财务信息、可持续性发展信息、行为信息、强制性信息披露、选择性信息披露等多维度、多元化信息的统一,为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它在债权人监督上强调投资者参与评级和社交互动,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准入和偿债能力评级的参与通道,让投资者在参与评级中接受信用知识教育,成为理性合格投资者,同时为专业评级提供第一手数据。

它在专业机构评级上立足互联网金融运行规律,实现基于大数据和多层次信用理论风险模型与高素质分析师队伍的有机结合,对网贷平台和债项实施完全线上化数据采集,将定期评级与连续评级相结合,实现评级全程化和企业评级数据的实时在线,由关注评级目标的静态风险逐步过渡到注重评级目标的个性化信用风险模型的提炼生成,由提供评级报告服务向提供“信用模型”服务的转变。

它在信用记录和黑名单制度方面,基于互联网金融信息收集整理技术,形成多层次信用记录体系,覆盖债务人、债权人、平台债项和其他参与者,区分信用记录状态,对应建立正常名单、预警观察名单、黑名单制度体系,让信用记录成为褒奖诚信、惩戒失信、净化环境的有力武器。

互联网金融评级方法揭示风险

大公互联网金融评级方法以信用信息披露偏离度、偿债来源偏离度为基础,分别测算市场准入指数和债务安全度指数,通过级别确定与验证,最终得到网络贷款信用级别。

在信用信息披露偏离度测算方面,依据信息披露的“五性”原则,分别测算信息披露状况与“五性”原则的偏离程度,并加权得到信用信息披露偏离度。在偿债来源偏离度测算方面,在分析影响网络贷款债务人创富能力的风险要素的基础上,从来源途径以及变现能力两个方面对各种可用偿债来源进行分析,确定各种偿债来源对创富能力的距离,进而得到可用偿债来源的偏离度。

在市场准入方面,准入评级体系标准包括非财务类指标、财务类指标及调节性指标。

在债务安全管理方面,首先根据各种可用偿债来源的偏离度对偿债来源进行调整,得到偏离度调整的可用偿债来源总额;其次,根据存量债务期限结构以及新增债务,分别测算存量债务覆盖率以及总债务覆盖率。

在信用级别确定方面,利用市场准入指数、大众偿债能力评分指数、财富创造能力指数对存量债务覆盖率以及总债务覆盖率进行调整,得到网络贷款债务安全度。将网络贷款债务安全度映射到所对应的级别区间,得到信用级别。(来源: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