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Fintech > 动态 >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 专家共聚探讨创业金融之路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 专家共聚探讨创业金融之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5月22日09:13分类:动态

核心提示:浙江大学全球创新创业论坛之“创业金融论坛”5月20日在紫金港校区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创业金融与新金融发展的未来之路。

新华社记者姜楠

杭州(CNFIN.COM/XINHUA08.COM)--正值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浙江大学全球创新创业论坛之“创业金融论坛”5月20日在紫金港校区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信中利资本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战略官陈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德国EBS欧洲商学院会计与金融系的讲席教授乌尔里希(Ulrich Hommel)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创业金融与新金融发展的未来之路。论坛由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教授主持。

现场2

推动创新的资本要投向哪里?

截至2016年底,全球市值前20名的企业已经有近一半的位置是来自于高科技领域,苹果公司则名列榜首。当下风险投资在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创投的眼光与硅谷也逐渐趋向一致。

汪潮涌指出,资本应该做长期性、战略性的布局,不要只追求短期效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主题备受中美两地投资人关注,他认为,下一个风口有可能是AI+、AR/VR领域以及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投资人,而在资本过剩的时代,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有利于企业的成长。”赵昌文指出, “创新友好型资本”即风险收益结构和创新风险收益结构能够匹配的金融或资金提供者才会对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培养与创新文化比翼齐飞的投资文化以及发力技术创新都将对企业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赵昌文还提出“企业的纵向流动性”一词总结目前中小企业遇到的困境。“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有纵向流动性,小企业如果有机会不断成长为大企业,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赵昌文表示,“我们要将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和金融资源向小企业倾斜,说不准你就抓住了下一个‘马云’。”

新技术能否颠覆传统金融?

如果说赵昌文提到的是“创新友好型金融”,那蚂蚁金服的实践则称之为“社会友好型金融”,在“金融难普惠难”和“经济脱实向虚”这样的两大难题下,蚂蚁金服给出了技术驱动的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陈龙称之为“金融实体”。

新的技术颠覆传统金融,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命题。“到今天为止,没有一家银行因新技术而倒闭,科技金融与传统金融互相鼓励、补充、融合,这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陈龙表示。

在特别提出“TechFin”一词后,陈龙做出三点解释。第一,我们要提醒自己成本和效率是金融科技的前提,所以技术是立身之本,我们要大力推动技术能力。第二,技术可以重构金融体验,不只提高成本效率,还要让用户觉得很舒服。第三,蚂蚁金服要多做技术少做金融。因为这个世界上不缺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在专业度、产品能力以及品牌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蚂蚁金服的优势在于技术。这也是未来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之路。

不过,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现任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的焦瑾璞则从监管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扩张提出了担忧。焦瑾璞认为,目前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边界模糊,这给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他指出,对金融格局的规划、对业务范围的划分、对市场的监管等问题都不容忽视。只有分清资产管理的边界,金融行业才能够健康发展。同时,他也表示,普惠金融与科技紧密相关,但如何来运用科技提高其准确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在普惠金融推动的过程中,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对此,陈龙则认为,传统金融掌握了国内95%以上的金融资产。所谓“金融科技”也只是刚刚起步,金融科技企业要和传统金融机构共同努力推动整体健康发展。

最后, 作为传统机构的代表,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高强则指出,建行通过科技金融手段,从早已推出的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服务,到金融+互联网,在各个层面与互联网技术互联互通,以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实施风控,通过人工智能让客户获得更好更快的服务等,正在发展中不断地创新,创新中稳健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承办,浙大管院互联网与创新金融研究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等协办,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浙大管院EMBA教育中心联合支持。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