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潘光伟:多措并举提升银行业普惠金融能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9月22日15:07分类:普惠金融

微信图片_20170922141133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刘玉龙 姜楠)“从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情况来看,我们在宏观政策、实践操作、完善服务三个层面的推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22日在参加“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致辞时表示,银行业推进普惠金融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精准扶贫支持力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据潘光伟介绍,在各方共同努力和推动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取得较好成效。如通过监管政策引领,采取“双基联动”、网格覆盖等方式,将加强基层村委会建设与基层金融服务联系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开设便民服务点和流动服务车,创新“马背银行”“拎包银行”与“夜市银行”等做法,打通和做好了边远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问题,让老少边穷地区及弱势群体均等享受优质银行服务。

“这些案例,不仅仅代表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创新模式,更为国际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和案例。”潘光伟说,从普惠金融相关统计数据看,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2%,同比增长9.9%。此外,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038.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潘光伟表示,银行业推进普惠金融也存在三个主要困难和障碍。一是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完善;三是金融消费者教育有待加强,长期积累的“刚性兑付”观念影响依然存在。

对于下一步应如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潘光伟表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只有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其中,“银行+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金融精准扶贫“蔡川模式”为大银行搞好普惠金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发展普惠金融涉及多个部门、行业和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靠银行机构单打独斗,需要发挥社会各部门、行业和领域的联动作用。”潘光伟表示,特别是应注重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体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打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链。

此外,潘光伟还表示应加大精准扶贫支持力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精准对接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模式。”潘光伟建议一是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推动机构向下沉、服务广覆盖和技术新突破,保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二是要探索“两权抵押”试点模式,以金融手段盘活乡村中“沉睡”的资产。三是要着力发挥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多元化优势和互补作用,重视培育“造血”功能,拔掉穷根、防止反弹,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