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思考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背后的逻辑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7月21日10:24分类:动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温希强)19日,“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于伦敦举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论坛演讲时表示,目前金融科技发展已经进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更需要金融业沉下心来,思考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背后的逻辑。

姜建清表示,当前,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风起云涌,金融创新呈现出蓬勃生机,进入了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姜建清表示,以中国为例,2000年前,中国还是个重度依赖现金的社会。2010年,中国有61%的零售消费主要通过现金交易的方式进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40%以下。与此同时,中国在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据统计,中国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网上零售额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网购用户规模达5.33亿,同比增长14.3%;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55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规模占比超过80%;网络借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2.8万亿元,总体贷款余额达到了1.2万亿元。

姜建清称,未来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重构将超过想象。金融科技通过电子货币的诞生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整个金融产业链各个环节得以打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得以统一,金融的各项功能逐步走向融合,带来了新的金融创新。如支付与融资功能的结合,在消费信贷、信用卡、流动性管理等领域出现大量产品。资产转化、风险管理与信息处理功能也呈现同步发展趋势。依靠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信用打分、建立风控模型,通过供应链金融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紧密连接,风险管理信息化、数据化,极大提升了资产转化能力。场景金融成为金融功能融合加速器。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原生场景、网生场景或融合场景平台上将金融功能融合一体,实现消费到金融的无缝转化。据统计,2017年中国场景金融的交易规模超过1.8万亿元。

他表示,凡事都有两面性,金融科技在快速改变金融服务载体、运营模式和竞争格局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金融风险。虚拟货币的代表——比特币价格大起大落,一些打着区块链旗号的ICO无序发行,一些金融科技公司风险暴露,一些智能投顾产品表现还不稳定,等等。越是纷繁多变,越需要金融业沉下心来,思考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背后的逻辑。

姜建清表示,首先要把握金融本源。金融科技一次次冲击现有的金融业态,并对金融业形成长期的、深刻的挑战,同时推动金融业的进化。金融科技虽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没有改变交易的对象,也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开放、高效、关联、互通,使金融风险更隐蔽、传递更迅速。未来的金融竞争优势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天量的数据信息,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或资产实力的强大,而在于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控)和信息(数据基础)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能提供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金融服务,并能实质控制风险的金融服务企业才是最后的成功者。那些偏离金融功能的本源、忽视对金融风险防控的公司注定行之不稳、行之不远。

其次是锤炼科技特色。近些年,中国金融科技取得的发展,在数量、交易量上实现的赶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对金融科技企业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等因素。但金融技术,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金融竞争力的持久优势离不开金融科研投入,建立业务、科技专家深度融合的团队和灵活敏捷型的研发模式。因此,金融科技发展不能只看到前端的应用,更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努力夯实基础、储备长远。

第三要坚守服务初心。无论如何变化,金融业服务社会公平发展、服务经济包容增长、服务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本心和使命并没有变化。金融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职能分工,它的经济性在于发挥了中介作用,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发展有了推力,财富得到增值,效率、福利得以提高。金融的社会性,对于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和包容的世界,意义同样重大。正如罗伯特·希勒所说的,“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门功能性学科。”而野蛮扩张、乱象丛生、以高息收入掩盖无实质风险防控的所谓“金融科技”,则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和金融本质。由于金融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外部性的特征,对实施金融功能的机构必须严格准入、严厉监管。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创新发展,应该不忘初心、坚守本心。

姜建清表示,中英金融科技未来合作空间巨大。英国是现代银行业的起源地,也是公认的世界金融科技中心。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和人才,英国一些最有雄心的金融科技企业已经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索中国市场的机会。鉴于全球领先的中英金融科技行业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深度和强大的能力,两国金融科技领域间存在众多的跨境扩张和投资机遇。

他表示,这场由现代技术驱动的革命,终局将是对金融业模式的革命。金融科技的发展最终将会解构现有的基于工业社会解构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将重建一个基于信息社会架构下的金融服务体系。而且,变化要比我们想象的跑得还要快。(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