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智慧出行 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7月30日11:23分类:人工智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邹晨洁) 7月26日-27日,2018第二届CBEC AI人工智能国际峰会在北京召开,北京五毫秒科技有限公司修林超先生就无人驾驶技术未来运用方向及发展挑战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无人驾驶汽车未来会在哪些领域落地?修林超在专访中表示主要有四大运用方向,第一,公共交通。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会很快出现在各个城市,乘客只需固定点扫码下单上车,或者通过滴滴等平台直接叫车,上车直到目的地,全程无人参与。

第二,物流用车。长途的场景非常简单,点到点的运输方式非常适合无人驾驶,取代长途司机已势不可挡。

第三,工业应用。重复劳动场景以及危险区域驾驶,如矿区、崖边等区域,直接用无人驾驶车辆,可完美解决驾驶员疲劳、危险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和视力原因,这两类人都出行困难,无人驾驶将给这类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无人驾驶汽车运用场景让人无限期待,当然,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也遇到很多问题。在谈及困难和挑战时,修林超主要归纳了八大方面首先是成本。激光雷达以及惯导等设备价格居高不下,单改一辆普通车辆具备中等配置的成本就将近200万元。导致各个厂家无法大批量投车测试,甚至个别厂家只能去改老年代步车、高尔夫球车。

其次,恶劣天气也是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现在的解决方案大幅度依赖激光雷达、摄像机等传感器,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暂时还无法应对恶劣天气,比如沙尘暴、严重雾霾等天气。

第三,行车安全。车辆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bug,系统宕机、黑客攻击、硬件不执行等问题将会困扰研发厂家。强如Uber依然会出现事故,waymo也只达到6000km人为干预一次的水平。

第四,隐私保护。无人驾驶过程中将收集大量关于人们的位置、GPS定位数据、以及其他在网联汽车上的活动。这些数据将会被各种服务商看到,如运营平台、保险公司,甚至被其他第三方营销平台及诈骗单位得到。

第五,基础设施。在中国有很多路是土路,同时高速公路状况不佳也给无人驾驶汽车带来挑战。车辆行驶需要可预测的路面和标示清晰的车道。

第六,频谱不足。由于需要平衡联网速度和无线连接的可靠性,无人驾驶车和工业应用需要6GHz以下的中等范围频谱,而这种频谱的需求量很大,很难确保无人驾驶汽车的可靠服务。网联汽车时代开启时,若无人驾驶汽车掉线,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第七,5G尚未成熟。4G阶段的数据延迟甚至达到1秒,在100km时速的情况下,汽车可跑出277米,这种程度的延迟完全做不到远程控制。完全无法应付网联汽车的整体布局,更不要说那众人期待的V2X。

最后,事故追责。无人驾驶车出现事故,是追责软件厂商还是主机厂,这个很难说清楚。不可能所有的厂商都像谷歌一样,出现事故直接负责。目前路测阶段,只能寄希望于不出事故。

修林超预测,2020年为测试年代,这个阶段以各个厂商测试为主,基本不会出现乘用车开放路段的无人驾驶。2020-2030年为混合年代,此阶段将会是普通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混合年代,共同上路。2030年则是无人驾驶纪元,全无人驾驶的纪元正式拉开序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