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中国应在FinTech新兴领域取得国标制定主导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1月26日16:04分类:动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胡玉婷)中央财经大学债券研究所主任卢闯认为,中国应建立清晰的FinTech金融发展战略,在关键的新兴领域取得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并且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致力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卢闯是26日在海口召开的“2018海上丝绸之路(海南)金融高峰论坛”分论坛“科技创新引领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未来”上发表的上述观点。

卢闯在发言中称,在过去十年的Fintech发展中,风控、征信已经成为被提及最多且落地最为成熟的大数据应用领域之一。不过,与个人征信评级市场相比,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主要业务集中在对中小企业的数据搜集与挖掘,以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在国家主权与公司债券评级这些更为细化的市场上,Fintech技术似乎仍未受到重视。“一方面,这与国外传统大型评级公司把握了行业的话语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把握技术进步改进评级模式有关。”卢闯指出。

卢闯认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逆转,未来人民币所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放手使用现有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与穆迪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国现有评级机构是基于债券市场发展的需求而做出的制度化安排,并非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单业经营、符号强制趋同的特殊背景之下,评级结果虚高且不可逆。

卢闯表示,金融科技在信用评级市场前景广阔。过去的研究和相关报告囿于数据的可得性,只能通过滞后的财务数据来判断公司所处行业的变化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的情况。三大评级公司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理论、方法和标准,是建立在事后检验基础上的怪胎,无法预期未来的风险,只能通过不断修正来接近真实事件的违约概率。

他进一步提到,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能力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是其核心资产。数据科技是金融科技的核心驱动力。而在Fintech时代,能够获取的数据来源更多更广。“宏观经济情况来源于官方披露数据,企业网络结构可通过企业持股来源数据、增值税发票数据等加工得到,财务能力分析来源于传统财务数据,最终形成实时动态的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卢闯说。

另一方面,Fintech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管难题。中国和海外的金融科技都呈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它们的边界不断与传统金融的发生冲撞,由此产生如何平衡创新与合法合规的监管难题。

卢闯建议,中国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迎接Fintech风险与挑战:首先,中国应建立清晰的FinTech金融发展战略,并输出中国在某些引领已经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同时在关键的新兴领域,取得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其次,增加金融监管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建议在金融监管改革之际,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最后,国家应致力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一视同仁,鼓励真正的金融创新,培育良好生态体系。

另一方面,Fintech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管难题。中国和海外的金融科技都呈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它们的边界不断与传统金融的发生冲撞,由此产生如何平衡创新与合法合规的监管难题。

卢闯建议,中国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迎接Fintech风险与挑战:首先,中国应建立清晰的FinTech金融发展战略,并输出中国在某些引领已经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同时在关键的新兴领域,取得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其次,增加金融监管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建议在金融监管改革之际,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最后,国家应致力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一视同仁,鼓励真正的金融创新,培育良好生态体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