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示范”到“多元创新”: 我国普惠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期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06月13日10:00分类:普惠金融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与国家近几年密集出台的各项激励政策有很大关系。从央行开展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激励银行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普惠金融领域,到国有大银行纷纷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借助其强大的数字技术平台及业务网络将小微业务的触角延伸到县域以下;从新型的互联网银行迅速覆盖传统金融触及不到的用户,到专注开展“三农”、小微业务的县域法人银行践行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转型……普惠金融的“身影”广泛地出现在金融各领域,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速提高,2018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高5.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6958亿元。

事实上,普惠金融不仅在不断“提速”,而且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发展局面,尤其是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我国普惠金融实践在一些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短短十几年时间,从“试验示范”到“多元创新”,普惠金融实践为我国金融领域带来了有益经验和深刻启发。

从“自发试验”到“国家战略”

一直以来,很多国家的社会团体和政府组织都在探索一些为贫困和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自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普惠金融逐渐普及开来。国内最早引入普惠金融概念的是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原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

从2005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开发银行等合作,开展“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项目。自此,“普惠金融”不断出现在国家重要文件中,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

在普惠金融被正式提及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受到格莱珉银行模式的启发,着手启动具有公益性质的小额信贷项目。1993年10月,杜晓山受邀到孟加拉访问,最终与尤努斯签署了协议,获得了5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同时,中国社科院也向福特基金会中国办事处提交申请,获得2万美元运营资本金和3万美元研究及培训管理经费。1994年,杜晓山带领的小额信贷项目组在河北建立了第一家扶贫社。可以说,这种以扶贫为初衷的小额信贷实践就是普惠金融在我国的最初雏形。

如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是我国普惠金融的萌芽阶段,那么,普惠金融真正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在2010年以后,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自此,普惠金融发展在我国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2016年,在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被列为重要议题之一,会议通过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的高级别指引性文件,成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政策推动普惠金融多元化实践

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为普惠金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伴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与大规模普及,普惠金融在中国获得了突破性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借贷以及互联网财富管理的便利。

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早期阶段,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在线办理业务,简化、替代市场网点及人工服务。第一代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将线下的金融服务转移至线上,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交易撮合服务,通过线上渠道实现金融服务的触达,其典型模式包括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

数字普惠金融关键性的突破在支付领域,支付领域早期的普惠金融实践源于人民银行力推的助农取款。当前,大量的助农取款的网点正在转化为数字普惠金融新的“线下基站”,使得数字普惠金融正在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道路。

金融结合数字技术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创新,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了与支付宝、银联在线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相结合的移动支付业务, 同时还在农村设置了众多的便民金融服务站点,提供小额支付服务;一些商业银行借助电子银行平台为用户提供信贷、理财、缴费等多元全面的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促进高速融合式发展

无论是 “金融科技”(Fintech),还是“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说都存在“普惠”的内生基因,这种以技术平台驱动的模式,依托移动互联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因素,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并解决实际场景需求,特别是解决传统金融没有覆盖或者覆盖不足人群的金融需求,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中国普惠金融的能力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网络支付领域,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经服务数亿用户,这相当于PayPal全球活跃账户的数倍。 在融资领域,Lending Club在2009年至2016年间累计发放贷款近160亿美元;SoFi累计发放贷款60亿美元;Prosper累计发放贷款50亿美元。相较之下,从今年前海微众银行公布的2018年年报来看,微众银行管理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表内各项贷款余额1198亿元。

中国普惠金融正处于多元化创新的发展阶段。传统金融领域,“大行上网,小行进村”,商业银行正在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道路。17家民营银行中有8家是“纯粹”的没有线下网点的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四年多的发展已经证明,差异化的发展理念是正确的选择,这些天然具有普惠基因的银行正在普惠金融领域进行着各种有益的创新实践。P2P模式虽然遇到了很多发展中的问题,但这并不应该影响其成为普惠金融的一种推动力量。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