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对假冒金融类APP说不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28日19:23分类:动态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8日电

1

2

3

以上三张截图还原了一位受害者遭遇假冒信贷类APP诈骗的全过程。

假冒金融类APP诈骗盛行

随着大众消费需求的增长,金融类APP的下载和使用量大幅提高,这也给一些假冒APP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近年多发的假冒金融类APP直接实施诈骗。这些APP的共同特征是通过营造知名金融品牌或金融服务的外观,骗取用户信任,从而进一步实施各种诈骗行为。

在假冒金融类APP案例中,骗子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谎称自己是机构的员工,并向受害者提供虚假的工牌、身份信息,甚至在朋友圈等自媒体中包装自己以骗取受害者的信任。

在行骗过程中,假冒的工作人员会要求受害者通过其发送的链接下载假冒APP,并利用受害者获取贷款迫切心理,要求其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等,缴款形式通常为汇款/转账至个人账户(而非公司对公账户)。

行业难点和痛点

诈骗事件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也给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公司带来经营困扰和名誉损害。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经过调研发现,此类假冒金融类APP诈骗案件处理出现了四难现象:即消费者维权难、机构名誉保护难、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纠纷解决难、立案难。

此外,在诈骗中,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源头。

针对行业难点和痛点,多数机构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宣传,普及有关金融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由监管部门牵头,联合各大企业的力量组建专项治理小组,对假冒金融类服务行为进行精准打击。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假冒金融类APP诈骗风险防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会员沙龙活动上,360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用自身的力量,在消费者教育、产品流程改造、外部维权、公安机关协调等多方面做出了努力。

省呗公司代表表示,从业机构应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提议金融行业平台应在司法部门、金融监管、行业协会等的指导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联合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建立反诈骗协作机制,重点打击行业高发诈骗事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呗还将建立一整套的用户防诈骗体系,从多方面、多渠道做好用户的防诈骗工作。

一些平台企业还通过强化技术支撑应对诈骗问题。分期乐平台全AI反欺诈体系综合运用前沿AI技术,构建反欺诈实时监控、反欺诈实时排查、反欺诈演算工具、反欺诈规则引擎、反欺诈信息库、反欺诈舆论收集六个功能项。

数字时代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互联网技术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促进发展,造福社会,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风险,危害安全。当前假冒APP侵犯用户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净化社会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凝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市场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尹优平表示,数字时代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消费者享受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提出了“五四三二一”的应对策略,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重点有四类易受骗人群,分别为老年人、农民、在校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要严守社区、农村、校园三个阵地,达到“金融为民,教育为先”的目的。

证监会打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在假冒金融类APP诈骗中,大多数受骗者是机构客户。机构平台要总结案例,主动曝光非法模式,及时对金融骗局进行风险提示。协会等自律组织要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发挥协调组织作用。此外,金融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记者姜楠)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