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区块链技术自主可控隐私保护新思路值得各方深入研究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韩婕)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中国金融》2020年第22期上撰文称,支付标记化技术将个人数据的“匿名化”交由可信第三方负责,而区块链技术则创造了用户完全自主可控的数据隐私保护新思路。这一自主可控的隐私保护新思路,值得数据跨境流动及其监管各方深入研究。

姚前指出,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打破中心化模式下数据控制者对数据的天然垄断,赋予用户真正的数据隐私保护权;其还可与先进密码学技术结合,发展出各类隐私保护方案。比如,利用基于环签名、群签名等密码学方案保护签名方身份;采用高效的同态加密方案实现密文的多方处理,隐藏用户交易金额等敏感信息;采用零知识证明方案,使交易数据能被审查和验证,但又不能被真实探知。

据市场公开信息显示,数据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对此,姚前表示,目前,美国凭借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和强大灵活的保障能力,以长臂管辖抢夺他国“治外法权”;欧盟对数据出境进行严格限制,其主要原因是担心接收国家或企业降低个人数据保护标准;新兴经济体的数据战略则以防守型为主,更多地强调数据本地化存储;而我国有关数据出境的法规标准尚在构建进程中。

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首次规定了数据出境的安全评估制度。2020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九条“国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协同治理体系,推动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个人等共同参与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第十条“国家积极开展数据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数据安全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体现了以安全为基础,为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勃兴提供坚实保障的积极思路。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