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发布】央行调研组:加快健全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 提升征信可得性

新华财经北京2月10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机关党委、征信管理局联合调研组10日在中国金融杂志发布文章《全面提升我国征信业的人民性》。

文章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基本实现经济主体全覆盖。2013年建成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运行良好,2020年共促成中小企业融资2.1万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了8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同时,企业征信市场和信用评级市场对外开放也在稳妥有序推进。截至2020年末,两家外商独资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前期已备案的两家外资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和益博睿已初具规模。

但文章也指出,我国征信业尽管取得了不小成绩,可目前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征信产品的要求,着眼“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构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现代征信体系,未来尚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征信需求的多样化对现有征信格局提出挑战,新商业形态的涌现对现有征信服务提出挑战,而征信需求的国际化也对跨境征信服务及其监管提出挑战等。

面向未来,文章认为,征信领域要深化征信在数字金融和经济治理中的应用,在“十四五”期间努力构建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征信体系,推动我国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首先,要加快健全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提升征信可得性。一是强化征信业顶层设计。深化“政府+市场”“全国+地方”的双轮双层驱动征信发展模式,从四个逻辑层级来健全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推动金融数据共享;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加快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集团的市场交易信息共享;利用区块链等可信技术建立上述三个层次各征信机构之间的联盟链。

二是完善征信机构体系。进一步优化征信系统的存量征信产品服务,同时加大征信产品增量供给。加快培育市场化品牌征信机构,打造全国性、区域性龙头征信平台。在支持征信机构、评级机构高质量引进来的同时,鼓励国内机构高水平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优化征信服务体系。践行“征信为民”理念,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着力构建涵盖现场查询、自助查询、代理点查询、网银查询、互联网查询的立体查询网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征信服务中的获得感。

其次,要持续优化征信信息采集环境,提升征信可信性。一是探索制定信息共享统一标准。针对金融信息、政务信息和企业交易信息,分别制定信息共享基础标准,待时机成熟时打通三类信息共享渠道。深化区块链技术在征信信息采集和共享方面的应用。

二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有利于市场化征信机构全面、及时、准确和低成本地获取相关信用信息,促进数据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

三是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支持普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集团通过共享方式实现应用,帮助更多没有信贷记录的“长尾”或“白户”群体建立信用记录,享受正规金融服务。

最后,要筑牢征信信息安全防护网,提升征信可控性。一是加强征信业审慎监管。将所有征信业务活动纳入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分类监管与动态监管机制。推动技术与监管深度融合,实现征信智慧监管。

二是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能够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征信机构运行、征信业监督管理、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减少隐私侵害。持续完善征信异议、投诉和责任追究机制。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