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或是数字凭证(中):传统数字货币模型与国家货币体系的冲突

我们在《数字货币或是数字凭证(上):到底什么是“数字货币”》一文中讨论了3个国外学者的观点,探讨数字货币是基于代币(Token)模型还是基于账户模型,或是两种模型均可。其中美联储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数字货币的关键在于应考察该数字货币是如何实现的,而不是将传统经济学论文内对货币的分析引申到数字货币上。究其原因是实际数字货币系统的特性决定数字货币经济理论的真实性。

本文继续讨论什么是“数字货币”。在202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 IMF)的报告《跨境数字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igital Money Across Borders: Macro-FinancialImplications)中提到数字货币对世界储备货币、金融稳定性、外汇管理、外币取代本币、融资和贷款、监管政策、央行货币政策都会产生影响。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讨论3个问题:

1)数字货币的资产到底在哪里?

2)合规数字货币应该何时何处结算?

3)遗失的数字货币应该如何处理?

以往基于token的数字货币和基于账户的数字货币最大的争论在于隐私保护和监管强度。本文从这两大路线出发探讨其所代表的更大的意义,即这两大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产生截然不同的CBDC模型、不同的金融市场模型以及不同的合规和地下经济

由于数字凭证和传统数字货币的设计差距大,许多新思想将冲击传统数字货币思想。例如:什么是数字货币的“央行”?一个国家如果采用比特币当作法定货币意味着什么?一个央行为什么发行CBDC却采取比特币发币的模式?我们同意美联储的观点,真实货币理论是从现实系统的特性上推导出的货币理论,需要对数字货币系统有全面地了解,并对于该系统每一个特性都有深刻的分析。不然得出数字货币理论可能与实际结果相左。

我们一直在提的一个概念:区块链系统的细微变动会引发数字货币的巨大改变;而数字货币的小小变革又会给金融市场带来结构性的转变。过去以共识机制、交易流程、监管性来解释这种“蝴蝶效应”,在本文将会看到数字货币结算机制上的改变,会对重要数字货币理论产生结构性的改革。(作者:蔡维德、向伟静、胡舒风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本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请标注本文来源与作者署名。

全文请看附件:数字货币或是数字凭证中 v19.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