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北京卓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傅彤:可通过数据视角推进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管理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2日电 在21日举行的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分论坛上,北京卓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傅彤表示,过去几年,我国金融科技创新从探索起步,快速发展为品类多、覆盖广、功能全、创新迭代非常迅速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美国、英国、新加坡比较,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不遑多让。

在傅彤看来,随着技术创新驱动的属性,金融科技创新本质越来越体现为“数据驱动”,以数据为基础。对于金融科技的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同时站在数据管理的角度上去看。以商业秘密为例,商业秘密的保护过程,就是对数据、算法、逻辑、策略和模型的保护。换句话说,保护商业秘密就是保护企业最重要的数据资产。

傅彤认为,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资产和数据资产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立法、行业组织和企业携手发力,需要不断探索、锤炼和优化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路,才能促进金融科技不断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去发展,向高质量的目标去迈进。


以下为发言核心内容:

大家下午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探索和思考。

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很快,易纲行长10月初讲话的时候也讲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计账、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逐渐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加速了金融创新,并催生出移动支付、网络信贷、智能投顾等等新的业态。比方说,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全球性的难题,银行很难覆盖到很多急需要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商业模式如何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的问题在全球都难以解决,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也包括银行的金融排斥。金融机构因为多种因素,排除了部分收入较低的、地理位置较远的客户,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金融历史上,有很多因为金融排斥而演变的社会矛盾的案例。

普惠金融面临着服务成本高、效率低、风控难,并且商业不可持续的挑战。从更深的层次可以看到,因为金融机构和需求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识别需求难,触达客户难等等原因造成的,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这个难题。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了效率,有效地助力了普惠金融。正如易纲行长说的,金融科技与新技术突破密不可分,数据成为核心的驱动力。因此,对促进金融科技持续高质量发展,产业界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数据资产的保护,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做好更多的设计和安排。

过去几年,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已经从探索起步,快速发展为品类多、覆盖广、功能全、创新迭代非常迅速的技术服务体系。我们和美国、英国、新加坡比较,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不遑多让。

比方说,在金融科技产品方面,包括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小微企业数字金融、数字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边缘计算以及物联网推动了金融供给侧的一些结构性的改革。

在科技平台方面,国内企业做了很多尝试,如财富管理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资产管理科技平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在基金业务方面,现在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报送材料以后,基金业协会AMBERS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和AI算法,快速精准的核查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合规情况,风险情况,同时系统的给投资人做了更加科学完整的信息披露。很多基金管理人都反映说,这个系统极大的提升了备案的效率。

在解决方案层面,金融科技已经发展成为全面赋能金融机构、场景电商、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公共服务等多场景的通用型方案。比方说,现在的很多城商行、农商行,都是借助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去提升他们的产品设计能力。

金融科技的创新是以科技为驱动,以数据为基础,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一些提升风控能力。比方说,在区块链存证技术支持下,很多创新的供应链融资保理业务可信度提升。保理业务在各方的交易、支付、仓储、运输、交付等场景当中,如果你没有区块链的存证,整个过程有可能会被篡改,现在有了这样的技术的话,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整合,并且提升了融资的便利性。

比方说,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下,数字仓单、数字物流变成了重要的资产,很多商贸企业凭借着这些数字资产获得了金融机构更为快速的动产融资、质押融资。

随着技术创新驱动的属性,金融科技创新本质越来越体现为“数据驱动”,以数据为基础。对于金融科技的知识产权管理,我们需要同时站在数据管理的角度上去看。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比方说,像资管科技。金融科技对资管业务的改变和提升是非常巨大的。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的技术,从资产的验证、智能投研、量化策略、智能投顾、智能获客等各个领域,对资管业务的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带来改变。

金融科技行业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加强数字管理。知识产权在传统上,我们通常讲主要涵盖的是专利、商标、版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地理标志,这样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但是在传统的知识产权外,现在开始围绕着金融科技,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商业秘密的保护。

以商业秘密为例,商业秘密的保护过程,就是对数据、算法、逻辑、策略和模型的保护。换句话说,保护商业秘密就是保护企业最重要的数据资产。

对于企业数据资产,主要是包括企业的照片、文档、图纸、视频、数字版权,各种以文件为载体的数据。数据资产被认为现在数字时代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做普惠业务的时候,我们会通过用户画像和风控模型来识别优质的客群,但每个模型是通过具体的数据训练出来的,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数据资产。通过商业秘密的保护,是提升数字资产价值非常重要的方式。

商业秘密的区块链存证是现在很多企业实际运营当中采取到的一些方式。

所以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在战略上非常重视知识产权资产、数据资产的保护。在保护思路上,开始更加关注于商业秘密。基础的保护是包括之前传统意义上的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域名相关的。对于风险防控方面,包括了商业秘密、开源合规、源码输出、专利分析以及知识产权合同,多角度的这种保护和维护。

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的保护策略通常要在产品策略方面、在平台策略方面和在解决方案这三个维度去做一些综合的保护。

在数据资产保护方面,无论是产品平台和解决方案,都需要做到安全合规的基本底线,就是要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据合规的基本指引。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商业秘密这一点目前遇到的挑战。

1.商业秘密保护实践中缺乏操作指引。现在有《反不正当法》明确对商业秘密做了保护,第9条对商业秘密的概念做出了描述,但是企业对于商业秘密的理解和保护措施千差万别,即使有保护的意识,也时常因为缺乏保护的具体操作,导致诉讼中很难获得救济。

2.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认定困难。企业大量商业秘密掌握在高管或高级技术人员等核心员工手上,在离职的时候带走商业秘密对企业来讲一直是一个难题。

3.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主体意识还不健全。大多数企业要求员工保护商业秘密,但什么是商业秘密这个事情也没有确定的很清楚。

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资产和数据资产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立法、行业组织和企业携手发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锤炼和优化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路,才能促进金融科技不断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去发展,向高质量的目标去迈进。

感谢大家!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史可]